行管令来到尾声疫情不见好转 俞利文:政府未充分利用行管令黄金时期

405

随着行管令来到尾声,我国疫情仍不见好转。联邦政府显然未能充分利用当前的行管令黄金期限,也没有听取专家建议加强必要的公共卫生措施,以致目前“半生不熟”的封锁未能达到预期的抗疫目标。

古晋市国会议员俞利文发文告表示,行管令期间首当其冲莫过于中小企业,他们不但不被允许营运,也承受着巨大经济成本冲击。尽管他们被迫做出了牺牲,但政府的抗疫措施却还是没有显著降低我国的感染率。

如今行管令即将结束,在议论是否延长之际,最重要是政府必须从错误中汲取教训,勿再重复老套路并期待取得不同成果。政府应该为各行各业制定一套明确的退场策略和标准作业程序,确保业者和商家得以安全并且重启可持续性的经济活动。

根据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公会日前文告,自政府首次实施行管令以来,就有大约10万间公司企业已停止运营。若政府将行管令延长,另有5万间可能会因此倒闭。

最近也有一项研究表明,如果当前的全面封锁行管令进一步延长,超过一半的中小企业恐怕无法撑到今年9月,其中30%甚至可能被迫结业。

俞利文指出,我国已经无法再负担得起另一个“半生熟”的行管令,政府必须根据已知数据和关于病毒的最新知识,为人民制定更全面的国家发展路线图。

他表示,在制定有关国家发展路线图时,政府必须采取至少三项积极主动步骤,以确保是经过深思熟虑计划、适当宣布、以及有效的去执行。

首先,政府必须有明确并且以科学为根据的标准作业程序,改变现有的工作、商业、和教育环境,来减少病毒传播。

尤其政府部门必须主动接触所有利益单位和行业,依据诉求整理出必要的安排,甚至针对性的为各个行业类型提出一套标准作业程序来恢复运营。

俞利文说,为避免不合逻辑的标准作业程序存在,政府必须允许各类行业向卫生部提出意见,然后提供合适的标准作业程序,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。与其表面化防疫,政府应该也将最新的病毒知识纳入标准作业程序,包括加强空间的通风以减少病毒空气传播等。

其次,政府必须设法为所有行业在自购检测试剂盒方面给予补贴,让业者能够负担每周为员工进行检测,以减少职场和工厂的感染群。这乃有助于发展并维持“安全工作泡泡”,也降低病毒传播风险。

从长远来看,通过政府补贴让业者自购检测试剂盒,其成本比起出现感染群而一直关闭,更符经济效益。当然,政府需确保检测试剂的出处必须是可靠并且价格合理,尤其是批量购买。

此外,政府也必须探索其他类型的快速检测试剂盒,例如新加坡近期批准了冠病呼吸检测器的使用,仅需1至2分钟就能产生检测结果,无需涉及鼻咽拭擦。同时,几乎所有行业包括机场、海港、办公楼、商场、医院、工厂、甚至教育学府都可以使用该检测试剂盒,为每名职员和访客进行及时筛检。

第三,政府在接种疫苗同时亦须加强冠病检测。无论是检测还是疫苗接种都是同样重要,政府并不能孤注一掷,并期望疫苗接种是摆脱这场危机的唯一途径,而忽视加强检测的重要性。

俞利文披露,目前全国平均阳性率约为7%,这反映出当局在追踪接触者和检测方面是明显不足。而事实也说明80%新确诊属于零星病例无关感染群,所以政府必须尽快追踪和鉴定感染源及早将之隔离,然后提供必要的支持,尤其是印度新变种病毒Delta目前已在全球肆虐。

由此可见,公众在中短期内将不得不与冠病病毒共存,因此在展开大规模检测遏止病毒传播同时,政府有义务研究如何在安全情况下重启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策略。

鉴此,政府不能继续依赖“封锁”和“行管令”来遏制疫情,这不但牺牲人民的生计和心理健康作为代价,甚至付出损失惨重的经济代价。